请选择
进入手机版
|
继续访问电脑版
首页
社区
BBS
活动
广播
Follow
回到官网
发现
登录
注册
活动
美景
游记
话题
我的空间
我的消息
我的收藏
我的好友
我的相册
当前位置:
»
社区
›
智游张家界
›
游记攻略
›
帖子
返回列表
发帖
百看不厌天子山
[复制链接]
查看:
23284
|
回复:
0
长城山人
长城山人
当前离线
积分
7
1
主题
1
帖子
7
积分
新手上路
新手上路, 积分 7,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 积分
新手上路, 积分 7,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 积分
积分
7
关注TA
发消息
发表于 2017-12-2 10:19:05
|
显示全部楼层
|
阅读模式
从云天渡出发,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,我们便到了“武陵源”大塔前,时间还不到十时,停好车辆之后,正在出口处遇到了一个当地导游,他姓杨,四十多岁,听了他的一番自我介绍后,我们感觉良好,觉得可以信仼,便接受了这位导游。此后在张家界的两天旅游中,我们便全程依赖杨导游安排吃住,带路坐车看景点。
当我们乘坐天子山电梯登山时,从下往上,眼前都是奇峰怪石,美艳无比。
张家界素以峰林著名于世,而有峰林之王美称的天子山,却更加神奇。她的神奇在于烟云缭绕的奇石危峰,如诗如画,如柱如塔,低者数十米,高者数百米,这些柱与塔都经历了无数风霜雨雪的精雕和千年岁月的镂刻,真是玲珑剔透,千姿百态。既有屈子行吟,姐妹私语,也有夫妻情深,众仙聚会、还有群娥起舞以及天兵出征等天然群像。
电梯爬到半山途中,我问坐在身旁的杨导游,这儿为什么叫做天子山 ,其中有什么典故吗?
杨导游告诉我们,天子山景区内,围绕“天子”二字命名的地方还真不少:有天子峰、天子洞、天子院、天子堰、天子庙、天子洲等等,清王朝采用各种压制措施,强令取消“天子”二字,但土家族人民却一直称“天子”的地名,始终不愿删去“天子”二字,一直延至今天。
天子山的得名,源于土家族起义首领向大坤,他自称“向王天子”,誓与朝廷抗衡。后来失败被围,临崖大喝三声,从袁家界右侧神堂湾岩嘴上连人带马跳下,化成了天子坐朝等奇峰异石。
原来明朝以前的天子山与张家界一起称做青岩山,因青石林立而得名。
1353年(元朝至正十三年),土家族首领向大坤,应青岩山下黄龙泉洞内隐居的学士李伯如的邀请,率随从家眷上了“青岩山”。向大坤上山后,在李伯如辅佐下,揭竿起义,建邦立地,僭称王号,曰“向王天子”。由于他当时能代表以当地土家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利益,得到各族人民的爱戴和拥护,建立了以“天子山”为轴心的山寨根据地。朱元章推翻了元朝政权新建了明朝之后,1385年(明洪武十八年)明太祖先后派湖广平章杨璟、中山侯汤和、江夏侯周德兴,各率万余官军前来镇压。向王率部艰苦奋战,重创来敌,但终因寡不敌众,于当年八月,被逼至神堂湾悬崖,向大坤毅然跳崖就义,终年57岁。土家儿女为纪念自己的旷世英雄,于洪武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,相继在向王殉身之地,建成上、中、下3座天子庙。供奉“向王天子”金身塑像。青岩山亦因此改称“天子山”直至今日。
电梯把我们送到了天子山顶,站立观景台上, 极目远眺,千百座奇峰尽收眼底,这里的峰林是一步一景观,百步百造型,一山有四季,十步不同天,这里的山都如一位高超的雕塑大师,模拟宇宙万物,无不形状逼真,维妙维肖,栩栩如生,任你发挥充分的想象力,怎么形容都不为过。那掠过身边的山风,那秋天温热的太阳洒在我们的身上,都使人感到那么清新,那么舒服,那么纯真,那么幽美。人在这样的环境中,仿佛我们的心身,都和这儿绿色的青灰色的大自然溶化在一起,已不复感到自己的存在了,而却又觉得普遍地存在于各处之中。他存在于那苍翠的林海之内,高高的石峰之上,掠过山坡的山风之中,飘过山巅的白云之间。
俯视群山,透过摄影镜头,一幅幅更加奇特,更加壮观,更加雄伟,更加迷人的景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,简直使人目瞪口呆:高山之上,群山环抱之中,有一片辽阔而郁郁苍苍绿得发黑的树木和一座座巍然耸立、奇形怪状的石峰。这儿的石峰是那么多又那么集中,简直就象一支挤满了山谷的队伍似的,密密麻麻,重重叠叠,容易使人想起了古战场上一支支厮杀的兵马,怪不得人们称它们为天兵天将呢。
天子山,此刻在我们的眼里,真正算得上一座百看不厌的名山。
回复
使用道具
举报
返回列表
发帖
高级模式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
登录
|
立即注册
本版积分规则
发表回复
回帖并转播
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精选推荐
用微信扫一扫
互动赢积分
返回顶部
关注微信
下载APP
返回列表
扫一扫,关注我们
下载APP客户端